您现在的位置: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 教学科研>> 教学理论>> 正文内容

高考完形填空策略

文章来源:东方高中教务处 宣传组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1日 点击数: 字体:

 

 
 
完形填空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重要题型,是一种语篇层次上较难的题型,也是学生们普遍反映比较难掌握的一种题型。它重点考查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及综合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完形填空题是一篇难度与教材篇目难度相当的250到300字左右的短文。文章中有20个单词或短语被挖空。考生必须通读短文,通篇考虑,掌握其大意;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等知识,然后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空,使短文的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因而完形填空题不仅考查学生对所学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背景,而且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NMET完形填空已经形成了明确稳定的命题风格与题型特征,文体多以记叙文为主,但近年的考题有向夹叙夹议和议论文发展的趋势。考查内容集中在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实词的理解上。要想做好完形填空题就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语言信息,综合各种语言材料,从而筛选、取舍、排除、猜测出正确的答案。很多学生在做这道题型时总会感到茫然或者困难重重、笔者结合教学一线的工作体会与经验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以下几个解题步骤和技巧,困扰不少学生的完形填空题就会迎刃而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快读全文,了解大意
    拿到文章后,在不看选项的情况下,快速阅读整篇文章,了解全文大意、在速读的过程中,考生可以了解到文章的背景,弄清楚作者的思路和文章情节的发展方向,建立起必要的背景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因为完形填空短文一般不给标题,这就使考生一时把握不了文章的主题和大意。但一般来说,文章的首句、首段及末段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所以学生可以训练自己通过重点读首句、首段及末段,来把握文章的主题,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一篇完形填空文章。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急于动笔选择答案,要一口气读到底,不懂的地方先跳过去,继续往下读,以求纵观上下文,获得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从而确定判断选择的基本思路。一些学生的这种看一句选一题的做题习惯是与完形填空的出题思路和特点完全背道而驰的,使得学生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对试题做出错误的判断。
如:
Dear Laura,  
    I just heard you tell an old story of giving unselfish love in your program. You doubted whether such unselfish love would happen in today’s world. Well, I’m here to give you   36(hope)  . (2005年北京卷)  
    通过文章开头的几句,我们可以对全文的内容做出大致的推断,对全文进行比较准确的定位,即:本文是书信,信的作者写信告诉Laura一个无私奉献的故事,消除她的疑虑,为她开始她的节目一个信心上的支持。  
二、     精读全文,逐项填空
     在通读全文、了解短文大意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比较判断,选出既符合词意、句意,又与上下文连贯、合乎情理的准确答案。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注意所选的答案填入空白处后,整个句子的语法结构(词性、语态、语气、时态)是否合理;其次,看语意是否通畅,上下文是否连贯、呼应;第三,如果几个选项填入空白处后都符合该句的句型结构或语法要求,这就要求考生联系上下文,按照文章线索,找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词,把握符合上下文语境需要的最佳用词。在答题时必须先易后难,先做最有把握、最熟悉的短语、惯用法、动词形式和语言结构的题目,在没有弄懂的情况下,切不可自行断意。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题确实答不出,可先跳过去,继续往下做,很可能下文中就会出现相关的暗示或信息。
如:  
  52   laughed, then the whole class was laughing with open hearted enjoyment. I did my best not to show   53(pleasure), but what I was feeling was pure happiness.  (2004年全国高考卷I)  
52. A. People    B. Nobody    C. Somebody    D. I  
    本题要求根据事情发展的逻辑关系来判定答案。如果选A。显然所指太笼统;如果选B,“没有人发笑”,则与后面“然后全班同学都笑起来”发生逻辑上的矛盾;如果选D,则又与后面“我竭力控制住自己不表现出快乐”相矛盾。因此答案只能是C,即:先是有人笑起来,最后全班同学都开怀大笑。这样,逻辑关系就理顺了。  
三、   先易后难,通篇考虑
鉴于高考有限的解题时间,考生解题的顺序应是先易后难,切忌死抠题。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干扰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在整个做题过程中一定要牢记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每个空白处的含义与前后句的意思联系起来理解,文章最前面的空格提出的问题很有可能要到文章的结尾才能找到答案。因为完形填空是考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词组、习惯用语和固定句型的题型。因此,学生平时要注意词组、习惯用语和句型的积累,同义词的辨析及生活常识的运用。在答题的过程中,学生如能迅速地判断词组、习语和句型,不仅提高了答题的准确率,而且可以节省答题时间。辨别同义词的不同含义是考查学生对词汇掌握的重要途径。很多的词汇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会有不同的意思。因此学生一定要在认真读懂短文的基础上作答。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有它独立的内容、结构和逻辑联系,不能单从局部的词义和语法来理解,应从全文内容出发,不断深入理解,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如:  
    Suddenly I  36(noticed)  that a man sitting at a table near the window kept glancing in my direction,  37   he knew me. The man had a newspaper  38(open) in front of him, which he was  39  to read, but I could  40(see)  that he was keeping an eye on me.   
(2005年全国卷 I, II)

 

37.A. since  
B. even if  
C. though  
D. as if  
39.A hoping  
B. thinking  
C. pretending  
D. continuing  
做这篇完形时,如果我们做到了首尾照应,就会想到那位侦探不时的看着作者“似乎”认识“我”,所以37题应选D “as if” 而且他是在假装读报纸,所以39题才选C。
四、     复读全文,调整答案
    在完成了完型填空的全部试题后,一定要复读全文,检查所选答案是否全部跟中心意思相吻合。此时,考生根据自己对于文章的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再次将不合题意的答案调整或修改。考生在通读全文时,要注意名词,动词的使用,从整体上检查结构、语意和逻辑是否一致,上下文衔接是否合理。凡不通之处,必有待推敲的疑点,就应从语义、结构和行文逻辑等方面仔细权衡,使用排除法和比较法来排除和筛选,排除明显错误,缩小选择范围,以得出最佳答案。另外,连词和副词也是完形填空常考的词,考生选择后要特别注意上下文的意思,按照时间顺序、情节发展、词义比较,句子结构,以及运用必要的逻辑推理常识等,对选定的词再做一次综合分析,将完成的短文通读一遍,以确保语言流畅贯通,内容清晰,语义完整,情节发展合理。
      总之,要突破完形填空这个难关,选择正确答案取得高分并非易事。每个考生都必须认真对待,注重平时的强化训练,日积月累,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下一篇:感知美国教育[ 01-05 ]